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)科幻动画剧集《灵笼》团队近日走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⼈类研究所维度配资,开启⼀场名为“科学溯源之旅”的特别⾏动。
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业委员会支持。在地质学家、古生物学家汪筱林研究员的引导下,《灵笼》团队参观了古动物馆,近距离观察了多棘沱江龙、阿凡达伊卡兰翼龙、魏氏准噶尔翼龙等珍贵恐龙化⽯。
在名为“给‘灵笼’报了个课内辅导班”的沙⻰环节维度配资,专家与主创团队围绕《灵笼》的核⼼设定展开了深度探讨。
“如果以今天的古⽣物知识为基础,‘噬极兽’最可能从哪个物种谱系演化⽽来?”“地球演化史上,是否出现过类似‘玛娜⽣态’这种由单⼀物种主导全球的极端时期?”这些“脑洞大开”的问题都在现场得到了解答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周忠和表示,具有严谨科学内核的科幻作品,除娱乐属性外,还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。
古脊椎动物与古⼈类研究所书记、副所长,古生物学家刘俊老师肯定了科幻作品对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,表态愿意与《灵笼》团队展开更广泛的合作。
汪筱林研究员在交流中反复提到一个词——“科影融合”。“科学与艺术,看似分属理智与情感的两极,实则同源,都源于⼈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。它们的融合,能创造出1+1远⼤于2的价值。”
汪筱林表示,作为科学界人士,他们希望通过“科影融合”的不断深化,帮助像《灵笼》这样的新⽣代作品,补上科学这块关键的拼图,让它们在国际舞台上,不仅能“⾛出去”,更能“站得稳”“叫得响”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维度配资
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